中文播客困于变现:视频播客能破局吗?
有时候是罗永浩跟李想聊新能源,有时候是陈鲁豫和窦文涛唠媒体圈的事儿,这些长则四五个小时、短也得一小时的内容,现在有个新标签叫“视频播客”。
有时候是罗永浩跟李想聊新能源,有时候是陈鲁豫和窦文涛唠媒体圈的事儿,这些长则四五个小时、短也得一小时的内容,现在有个新标签叫“视频播客”。
一场由罗永浩与李想主导的跨行业对谈,在近四小时的镜头切换中,将汽车领域的幕后故事娓娓道来。这场采用视频播客形式呈现的深度对话,不仅让观众看到两位企业家的思维碰撞,更折射出当下内容产业的新趋势——视频播客正从音频时代的边缘角色,演变为短视频生态中的“破圈利器”。
当罗永浩与李想在镜头前展开一场长达四小时的车圈深度对话时,视频播客这一新兴内容形态正以破圈之势重塑中文播客生态。这场由两个人、两支麦克风构成的对话场景,通过镜头频繁切换的视觉化呈现,让原本属于音频领域的播客内容焕发出全新生命力。
起床、打开播客、洗漱……95后自媒体博主阿紫的一天,从播客节目中传来的新闻资讯开始。不仅如此,通勤、运动,甚至冥想时,她都会打开播客收听不同节目。手机显示,她的收听总时长接近2000个小时,最近90天平均每天收听时长达3个小时。
起床、打开播客、洗漱……95后自媒体博主阿紫的一天,从播客节目中传来的新闻资讯开始。不仅如此,通勤、运动,甚至冥想时,她都会打开播客收听不同节目。手机显示,她的收听总时长接近2000个小时,最近90天平均每天收听时长达3个小时。
近年来,中文播客在媒介环境的剧烈变迁中渐露头角,成为都市青年获取信息、表达意见以及建构社群的重要渠道,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媒体进行着一定程度的补充和重塑。从最初的“极客电台”到在线广播与知识付费,再到如今主题多元、内容专业、互动深入的播客生态,数字音频的发展既